贾跃亭入主酷派的557天:一段两败俱伤的“孽缘”
2018-01-11 10:59:43
  • 0
  • 0
  • 0

来源:港股挖掘机

本文由资深港股投资人“静夜思”独家供稿。

557天——这是贾跃亭执掌酷派(02369)的总时长。

在这期间内,酷派的投资者,宛如反复观看着电影《星球大战》,脑中不断接受着“希望”这支麻醉剂,但结果却总是幻灭。

“两年力争销量破亿”、“融入乐视生态”、“ 奋力冲击全球TOP1”……这一系列口号如今成为了过去时,投资者最终听到的,也是梦碎的声音。

557天内,酷派新手机出一台砸一台,股价从接近3块钱的高点跌至7毛,更是在2017年3月31日宣布延迟刊发2016年业绩,停牌至今仍未复牌。

谁曾想到,贾跃亭冲出亚洲的速度,竟如此之快。

从2015年6月28日乐视以27.3亿港元的价格拿下酷派18%的股份,到今年的1月4日贾跃亭割肉卖掉酷派股份还债,这段乐视与酷派之间两败俱伤的“孽缘”终于宣告了结。

酷派在这段令人唏嘘的“乐视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贾跃亭又给酷派带来了什么呢?

转型期邂逅乐视 挖大咖剑指重生

贾跃亭与酷派的这段“孽缘”,最早还得从一段轰轰烈烈的三角恋说起。

2014年12月,奇虎360出资4.09亿美元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酷派得以扩大销售渠道,360则借此打开自家的手机市场,但奇酷成立没多久,酷派与360便在主打机型上产生了分歧,进而导致当时酷派仅次于小米和荣耀排行第三的大神系列走向衰弱。

这当然让当时还处于国产手机第一集团“中华酷联”的酷派心生不满,与360之间也渐生龃龉,素以投资眼光独到闻名的贾跃亭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大手一挥,宣布以27.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8亿)的价格拿下酷派18%的股份,一跃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同年8月更是直接出任酷派集团执行董事,正式进驻酷派高层。

这下轮到360不干了,几轮“撕逼”闹得满城风雨后,酷派最终放弃了奇酷和大神两个手机品牌,乐视则在2016年6月17日进一步增持公司11%的股份,取代360成为了酷派的第一大股东,正式将酷派纳入旗下。

尽管此次风波让酷派付出了半年20亿亏损和主打机型大神系列,但转型期终究避免不了阵痛,贾跃亭也并不算是“甩手掌柜”,好歹是重金挖来了一手打造荣耀品牌的华为大咖刘江峰担任酷派CEO,一心带领酷派也走上重建之路,为自己的“乐视帝国”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信心满满的刘江峰则急需向外界证明,在没有华为内部资源的支撑下,他同样可以掌舵一家手机企业。于是他在加入酷派之初就高调喊出“改变世界”这样远大的口号,在产品、品牌、文化、战略和人事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调整,并誓言用三五年的时间带酷派重回一线。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的确彰显了刘江峰一心想让酷派实现“凤凰涅槃”的决心,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乐视的危机让他所有的努力都瞬间化为了泡影。

遇危机千金散尽 复兴梦水月镜花

2016年10月,一场盛大的乐视产品发布会在美国高调举行,贾跃亭在会上宣布乐视生态系统即将正式落户美国,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紧接着在11月2日,网上就传出消息称乐视资金链紧张,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款项。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处于乐视危机漩涡中心的酷派日子当然不会好过。在资金链几乎断裂的情况下,乐视旗下的一系列生态企业成为了贾跃亭拆东墙补西墙的借钱工具,这导致酷派的银行资金一直处于只还不贷的状态,3家银行追讨资金合计2.4亿元,公司甚至无法凑齐Cool M7预计50万台出货量所需的物料和供应链资金。

这让正在从过度依赖运营商的模式中转型的酷派雪上加霜,公司在新品的研发和上市方面的进度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自2016年8月加入乐视旗下之后发布首款机型cool 1,此后直到2017年1月才推出了第二款手机“改变者S1”。

当然,酷派CEO刘江峰此时依然心存希望,还把立志改变的决心直接表现在了产品名字上,这款“改变者”也用高音质外放、注重手游体验等特性,意图打出一个冲击中高端、改善品牌形象的力作。

不过在愈演愈烈的乐视危机之下,故事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在乐视系品牌形象遭到了严重打击的大背景下,酷派这款被刘江峰寄予厚望的“改变者S1”自然也湮没在了市场的洪流中,留下来的只有“给人深刻印象的地方不多”、“后续想象空间颇为有限”这样的评价。

直到这时,刘江峰才终于意识到,目前限制酷派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更不是战略,而是乐视。贾跃亭提出的“生态化反”主张的是硬件不盈利,而对于智能手机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这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乐视+酷派”,逐渐成为公司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这之后,刘江峰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去乐视化,可惜这一切都为时已晚,随着资金短缺持续影响酷派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消费者和渠道开始逐渐对酷派失去信心,消费者怕买到最后一款酷派手机,渠道害怕卖不出去压成库存,乐视危机导致的连锁反应已经将酷派拖入谷底,刘江峰的复兴梦也彻底成为了水月镜花。

大厦将倾人心散 卖地求生为哪般

独木难支,贾跃亭再怎么嘴硬,也抵不过乐视生态系统的全面崩塌,身处其中的酷派自然也得继续跟着倒霉,先是宣布大幅度裁员,中国区裁员一度达到80%,随后更是爆出将300余名国内校招的应届毕业生全部解约的消息,一时间大厦将倾,人心惶惶。

尽管随后酷派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在17年8月16日发布了新机COOL M7,但与前辈“改变者S1”的命运相同,这款打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旗号的新品依旧没有将酷派拉出泥潭。

8月16日,正好是刘江峰接手酷派一周年,但当天发布的这款手机却成为了刘江峰的在酷派的绝唱,8月31日下午,刘江峰在朋友圈转发的新闻稿配上了“收山之作,敬请光临”的文字:

就在当天,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刘江峰因希望投入更多时间于彼之其他个人事务上而于当日辞任首席执行官。同时,公司委任执行董事兼副主席蒋超出任CEO。”刘江峰与酷派走了380天的“复兴之路”正式宣告完结。

离开之前刘江峰也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谁能想到几个亿的缺口会憋成这样?”背后的无奈恐怕难以言表。

多年以后,面对行业研究员们的审视,刘江峰估计会想起乐视入主酷派的那个下午,灾难来临竟然毫无征兆。“2016年融合后的酷派+乐视手机总销量将在5000万—6000万,2017年销售量有望突破1亿。”这句当年抛出过的豪言壮语,终成乐视悲剧的一个注脚。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酷派此前拿下的大量地产资源派上了作用,以深圳南山区为例,酷派拥有南山高新产业园超3万平方米土地,而在东莞某生产基地酷派也拥有土地超过10万平方米,卖地求生成为了公司面对银行的持续索债的救命稻草。

在引入地产公司开发旗下土地之后,酷派逐渐解决了对各大银行数亿元的欠款。9月27日,酷派发布公告称,由于偿还了此前所欠款项,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已经撤回了对其的诉讼。

今年1月4日晚,酷派发布关于前单一最大股东出售股份的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Leview Mobile HK Limited出售酷派8.97亿股,价格为0.9港元/股,成交总价为8.08亿港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出售股权比例17.83%。

交易完成后,Leview Mobile HK Limited将不再是酷派最大股东。据酷派新任CEO蒋超所述,乐视剩余的酷派股权还将彻底出清,这对于酷派而言,恐怕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当然,光靠卖地求生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利用早前被乐视蚕食殆尽的资源展开自救才是当务之急。目前来看,在国内市场酷派已经基本失去了竞争力,不久前发布的2017消费者手机使用和手机零售年度报告也显示,酷派的国内销量已经被其他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身后:

因此把希望寄托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成为了公司目前的主要战略。新年伊始,酷派新任CEO蒋超面对媒体采访,透露了自己为酷派规划的新路径:战略方向调整为人工智能,并将运营总部和研发总部逐步美国本土化,致力发展海外市场,中国则主要作为制造基地而存在。

目前,酷派在美国市场已经成功攻克了美国四大运营商中的三家(AT&T、T-Mobile和Sprint),与T-Mobile合作的机型Catalyst已成功售出200万台,继任产品Defiant周销量破万台,整体销量有望突破300万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目前的酷派来说已实属不易。

基于在海外市场取得的初步成功,酷派也将于今年2月在国内市场推出全面屏产品,售价定位在1000元左右,是否能抢回失去的市场,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免责声明:智通财经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